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秦皇岛土地变奏曲 之一:离弃古老的土地

秦皇岛日报  2014-06-26 17:03

[摘要] 对于从农村走出来或是曾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来说,农村老家有着他们割舍不掉的感情。但是,随着城镇化大潮袭来,很多人发现,充满田园牧歌记忆的老家变了,青壮年农民涌向城市谋求新的生活,农二代农三代不愿再回家乡,只剩下他们的祖辈父辈还守候在土地上。

往上数三代,谁都是农民。对于从农村走出来或是曾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来说,农村老家有着他们割舍不掉的感情。但是,随着城镇化大潮袭来,很多人发现,充满田园牧歌记忆的老家变了,青壮年农民涌向城市谋求新的生活,农二代农三代不愿再回家乡,只剩下他们的祖辈父辈还守候在土地上。

农村真的像人们感叹的那样凋敝了吗?当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采访时却发现,在农村原有的生产方式瓦解的同时,新事物正在萌芽……

5月19日,本报《这样卖土合法吗?》一文,报道了抚宁县抚宁镇黄宝峪村一些农民私卖果树地的土壤,曾经的果树地被挖出了深达十几米的大坑,而据村民介绍,私下买卖土壤的事情已经有四五年了。

国土部门迅速查处了此事。但据记者了解,农村土地的土壤被非法买卖的事情并非个例。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曾是最宝贵的财富,为何会有农民把土壤卖掉呢?

“孩子不在家,这么多地我也干不动了,再说卖水果也挣不了多少钱。”一位卖土老人说。虽然并不都发展到卖土这么极端,但老人留守、青壮年打工的情况在农村已是普遍现象,原有的耕作方式所得甚微,农村的年轻人逐渐离弃了古老的土地。

只剩老人留守

“换香油嘞……”一声悠长的吆喝在卢龙县印庄乡大英窝村响起,这是5月28日的上午,原本清寂的街道因这声吆喝多了几分动静,几名村民拿着香油瓶从家里走了出来。

卖油郎身边聚集了五六个人,多是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妇,最年轻的是一个抱着孩子的媳妇。“呀,咋才给换这点,你是不是给少了?”“你这芝麻不好,就能换这些。”安静的村庄因这讨价还价的声音显得热闹了些。

“村里壮劳力都打工去了,可不就剩老头老太太了。”69岁的张玉兰说。她的儿子在新加坡做钢筋工,收入不错,可老两口不愿朝儿子要钱。71岁的老伴刘玉根有点倔强地说:“我们还能种地能维持生活。”老两口的三亩地种的是花生和玉米,卖粮食的钱用于平时的花销。

64岁的沈旭九一直为自己的3亩地痛心。“我那地原先是水稻田,旁边人家有别的来钱道儿,不种地了,把地里种上树,挡了我地里的日头,种啥也不行啊!”老沈只能也在地里种上50棵杨树,但已经死了一多半。

种地回报微薄

沈旭九还有4亩地玉米,刨去农资成本,一年能落个两三千块。老沈的儿子做焊工一年能挣三四万元。“儿子干焊工,媳妇哄孩子,这几亩地就我们老公母俩种,剩的钱够一年的花销了。”

36岁的卖油郎吕志奎来自卢龙城关镇李仙河村,他是少有的留在农村谋生的青壮年。“我媳妇是外来的,没赶上分地,我们一家四口就一亩多地,哪够吃饭啊!”吕志奎家里开了香油坊,他每天走村串巷地换香油、卖香油,一个月能挣2000多块,一年还能攒上一万来块钱,那一亩地的玉米只在农忙的时候打理一下,其余的就交给老天爷了。

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马杖子村离县城很近,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去县城打工。“现在年轻人哪儿种地啊,都是老人种。”5月22日,午后,小河边的树阴下,57岁的常素侠和记者唠了起来。她的大儿子在廊坊,小儿子在县城建筑工地打工,去年房子卖得不好,也挣了两万多元。比较之下,家里4分地种的玉米和板栗,一年毛收入才3000多块,而卖板栗的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贩。“去年来收板栗,刚开始还5块钱一斤,后来就给压到4块了。”常素侠并不了解外边市场板栗的价格,通常是小贩给多少钱,就卖多少钱。

“这儿的老百姓种啥都是跟风,头一年啥挣钱,都跟着种,第二年就落价了。”青龙镇总校校长宋立新看到了问题所在,农民还在等着小贩上门收购,根本不了解市场需求,也不掌握价格主动权。“人家承德那边本地办起了工厂,对山楂进行深加工,老百姓直接把山楂卖给厂子,挺挣钱的。咱这边啥时候也能这么干就好了。”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呈现出净流出的状态,农村的年轻人在城市打工,不愿再回到农村。”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初钊鹏近年来致力于三农问题的研究,早就注意到农村的空巢化问题,他认为,农村原有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劳动方式将会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有机种植尝试

马志方是马杖子村小学的老师,他出生在这里,后来又回到家乡教学。这段时间他在忙活一件事,通过置换和租用,他把学校前一块4亩多的地整合到一处,想搞有机种植,正在寻找项目。马老师有工资,搞有机种植目的不在挣钱。“现在农村孩子看不起农村,觉得在农村没出路,我想改变孩子们的想法。”他说,农村孩子现在有两个出路,一是考大学,二是出外打工,不管哪个都是要离开农村。“农村发展也需要人才,而且进了城的农村人就都能留下吗?很多农村孩子已不会做农活了,如果回来连农活都不会干咋办?”

马志方想在这块地上教孩子干农活,让他们亲眼看着农作物是怎么生长的,他还想引进新技术,让孩子们知道种地同样需要知识。

“留在农村是否真的没有出路?我不信,我想做个尝试。”40岁的马志方坚定地说,“我想让农村孩子有这种自信,在农村发展不是丢人的事儿,依靠知识和努力可以改变家乡的面貌。”

记者在采访中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忧虑:年轻人都离开了,将来地谁种?在初钊鹏看来,其实没必要担心将来没人种地。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人们能重新从土地获得回报,不仅会出现一定的人口回流#,还会吸引外来的职业农民。实际上,黑龙江的农民已经走出国门种地、种菜,他们将是知识型、技能型的新农民,甚至能在城市人和农民的身份中轻松转换。

也许,在马老师的学生中,就有未来的新农民。

本报记者刘旭伟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秦皇岛房天下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